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 匯聚社會各方力量 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倡議書
發布時間:2025-05-20 來源:教就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5月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殘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指出“殘疾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新征程上,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殘疾人工作,持續提升殘疾人公共服務質量,積極營造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和環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們做好殘疾人工作、發展殘疾人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廣大殘疾人自強自立、感恩奮進,通過參與就業創業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在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我省8名優秀殘疾人、7個先進集體和3名先進個人分別榮獲“全國自強模范”“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全社會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從而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我省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實踐表明,殘疾人“不是不行,只是不便”“只要你給殘疾人一個機會,他們就會還你一個驚喜”。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進一步匯聚各方力量,共同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我們向全社會發出如下倡議:
一、提升政治站位,凝聚社會共識。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價值導向,牢牢把握推進殘疾人事業現代化的歷史使命,牢牢把握推進殘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標任務,充分認識殘疾人就業對于夯實民生基礎、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促進殘疾人就業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二、充分履職盡責,完善助殘就業體系。各相關部門堅守初心使命,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將殘疾人納入全省“大就業”格局,在研究制定“十五五”相關規劃和殘疾人就業專項行動計劃中完善辦法措施,化解殘疾人就業結構性矛盾,兜牢殘疾人就業幫扶底線,推進智慧助殘、科技助殘、金融助殘、社會助殘應用,提升基層殘疾人公共就業服務質效,凝聚全社會助殘就業合力,加大殘疾人就業權益保障,促進殘疾人就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開發適殘崗位,履行法定責任。各用人單位自覺依法按照不低于1.6%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義務,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殘疾人,為殘疾人職工提供合適的工種、崗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完善無障礙條件,在教育培訓、晉職晉級、職稱評定、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生活福利等方面一視同仁。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符合規定的2027年前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頭部平臺、電商、快遞等適合殘疾人的民營企業每年開發一批適殘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
四、堅持守正創新,積極尋求突破。適應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時代發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賦能殘疾人就業,探索拓展語音識別、腦機接口等技術在殘疾人就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切實減少殘疾人就業障礙。推動殘疾人就業數據互聯互通,建設統一的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平臺,開展殘疾人就業在線服務,進一步提高服務質效。加強殘疾人遠程辦公、平臺經濟、云客服、電商、直播帶貨、音頻內容創作、無人機操作、美麗工坊、非遺文創、現代寄遞、鄉村休閑旅游等新形態就業項目的培訓和推廣,不斷拓展殘疾人就業空間。
五、匯聚各方力量,營造良好環境。社會各界要把平等對待作為最好的關愛,把促進自立作為最好的扶助,用實際行動消除殘疾人就業的障礙和歧視。公共就業服務、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和市場人力資源機構發揮專業優勢,切實增強殘疾人就業服務能力和質效,依法依規提供就業服務,杜絕侵害殘疾人就業權益行為。中國獅子會四川代表處、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以及獅子會會員舉辦的企業先行一步依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各類助殘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積極參與助殘就業工作和慈善項目,共同營造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
六、發揮群團作用,助力實現就業。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殘聯等人民團體發揮各自優勢,在“工會幫就業”“青年就業啟航”“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范基地”建設、“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行動中為殘疾職工、殘疾青年、殘疾婦女和殘疾人高校畢業生雪中送炭,幫助他們就業創業。各級殘聯認真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在掌握殘疾人就業狀況需求、政策研究制定、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服務、維護勞動權益方面進一步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積極促進有關部門、單位共同解決好殘疾人就業困難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殘疾人,始終做殘疾人的知心人、貼心人。
七、學習模范典型 創造美好生活。廣大殘疾人要以受到表彰的張萬印、何宇星、陳亞輝等全國自強模范為榜樣,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繼續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提升職業素質能力,增強就業創業本領,正確處理就業與擇業關系,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盡展聰明才智、實現人生夢想。
大愛無疆,善行無界;同心攜手,共赴美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奮發進取、拼搏奉獻,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不斷創造殘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川省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5月19日